近日,央行更新了“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公示”。信息显示,央行同意北京滴滴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滴滴支付”)增加注册资本至4亿元。
就增资一事,《》记者致电滴滴支付,截至发稿时尚未获得回复。
9月14日,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研究员王蓬博对《》记者表示,对于滴滴支付增资的原因,一来,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相关规定,推测为满足与业务规模相应的比例需要。二来,业务发展需求,为其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开发提前储备资金。
除了滴滴支付,年内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完成了增资。如贝宝支付(北京)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45.2亿元,湖南潇湘支付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2亿元,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10亿元。
“硬币”的另一面,是今年内10家机构注销牌照,选择“退圈”。截至目前,年内已有多家持牌支付机构发生了变更,包括变更支付牌照法人、公司名称信息,股东变更等。
滴滴支付增资至4亿元
天眼查显示,滴滴支付的注册资本是3亿元。此次增资获批后,其注册资本将增至4亿元,增幅达33%。
据《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九条(资本实力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审慎监管原则分别确定从事储值账户运营业务和支付交易处理业务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以及注册资本与业务规模的比例要求。
王蓬博进一步分析,换言之,非银行支付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这是底线,具体要求多少还得看具体业务情况。依照此项规定来看滴滴支付此次增资,不难理解应是其正常业务发展的需要。
按照监管要求,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不过,虽然增资获批,但从最新工商信息显示来看,滴滴支付注册资本金仍为3亿元。
作为滴滴旗下第三方支付机构,滴滴支付主要应用于滴滴出行各业务的支付场景,法定代表人为焦阳。根据央行公开信息,滴滴支付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能够从事互联网支付业务,牌照有效期至2027年6月26日。
据悉,滴滴支付的前身是“一九付”,成立于2010年。2017年12月,上海时园科技有限公司斥资3亿元收购“一九付”100%股份,而前者的唯一股东是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被滴滴收购后,“一九付”于2020年7月更名为北京滴滴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冰火两重天”
除了滴滴支付,年内已有多家支付机构完成了增资。
今年1月,贝宝支付获批增加注册资本至45.2亿元,该公司持有可全国范围展业的互联网支付牌照。6月,湖南潇湘支付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从1.3亿元增加至2亿元,该公司持有可在湖南省展业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牌照。另有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将注册资本从1亿元增加至10亿元,网易宝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至2.701亿元。
支付机构纷纷增资是否存在共性?
王蓬博表示,有的支付机构增资可能是为了弥补亏损。《非银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要求,累计亏损超过注册资本金50%的,要暂停部分业务或者全部业务进行吊销牌照,支付机构为了不被吊销牌照也会选择补充注册资本金。
此外,今年内还有多家支付公司涉及名称变更、变更主要出资人等事项。如重庆联付通网络结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人保支付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广西恒大万通支付有限公司主要出资人由上海湛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启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中通支付有限公司”。
对此,王蓬博表示,变更的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不过有几类值得关注,第一是要满足相关监管条例要求而做出改变,比如根据《非银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名字必须加入支付,注册资本金至少1亿元,主动变更法人等;第二是受到自身业务的影响,想要退出支付市场,变卖公司就需要变更法人;第三是要开展某项业务,在融资渠道较少的前提下就需要增资。一般来讲,对支付机构还是利好为主,毕竟合规性增加的前提下能够各取所求。
《》记者梳理发现,除事项变更之外,今年以来另有10家支付机构注销牌照。如厦门夏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支付业务许可已于2023年5月5日主动申请注销。安徽百家汇支付有限公司在《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内已主动退出。目前。累计被注销的支付牌照已经达到了84张。
当下,支付牌照肉眼可见的红利似乎正在消散。此前,支付牌照为稀缺资源,申请门槛高,一张全业务支付牌照的转让价格至少达到10亿元以上。如今不仅有公司主动放弃,也有支付牌照“白菜价”卖身依然无人问津。
近年来随着行业整顿,审查及处罚力度加强,大量非头部机构生存压力加大,牌照转让生意一落千丈,机构股权变更频繁。
对此,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则表示,第三方支付行业处于较为剧烈的洗牌状态,一方面,部分巨头为响应监管精神主动缩减支付牌照数量。另一方面,部分机构因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通过注销或转让等方式退出市场。
文章评论